English

又见“映山红”

1999-12-1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唐湘岳 我有话说

前不久,中国第五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在新落成的长沙田汉大剧院降下帷幕。记者追寻着“映山红”成长的足迹,欣喜地看到:映山红更红了。

告别戏窝子

10年前,第一届湖南映山红民间戏剧节在长沙市的戏窝子——南馆剧场诞生,以后每两年举办一届。本报先后以“映山红现象”、“映山红精神”为题作出报道,亲眼目睹了她由小变大,越来越兴旺。原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在视察“戏窝子”时说:“映山红照亮了我的心,也照亮了全国文化界的心。”原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评价:“湖南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是全国文化活动中的一大创举。要使映山红开遍神州大地。”1998年,中国戏剧家协会授予映山红组委会晋京汇报演出“成功奖”,并为参赛映山红的民间职业剧团演员评选出了第一个戏曲演员“梅花奖”。

人们注意到这一届戏剧节的名称有一个变化:“湖南”变成了“中国”。文化部决定: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作为全国性的唯一的民间戏剧节,将采用申办制轮流在全国各地举办。

前四届映山红戏剧节的演出地点都是“戏窝子”南馆剧场。而这一届的开幕式、闭幕式和汇演分别在长沙市的湖南大剧院、田汉大剧院和青少年宫剧场举行。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戏窝子”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长沙市的一些剧场萧条冷落,只剩下“戏窝子”南馆剧场一年四季有戏看。今非昔比,现代化的高档剧院纷纷在长沙亮相,成为新的戏窝子。满身泥土的民间职业剧团登上了省城的大雅之堂。戏剧节组委会负责人刘瑞其说:演出场地告别老戏窝子正是“映山红”跃上新台阶、古老戏曲走出低谷的一个标志。

城乡齐头并进

闭幕式上,来自上海的马莉莉文化工作室奉献给长沙观众的是大型现代沪剧《宋庆龄在上海》,精湛的演出,出色的舞美设计使观众大开眼界。她是生长在大上海的一朵民间戏剧之花,在沪演出时盛况空前,票价高达100元。城市民间戏剧的兴起已与农村民间戏剧齐头并进,是本届戏剧节反映出的一大特色。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就是举办第一、二届映山红戏剧节的时候,城市还是国家剧团的一统天下,民间职业剧团几乎都姓“农”,它们偶尔闯进城里演一演,又回到乡里去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格局在悄悄变化。第四届就有三个城市的民间剧团参赛。它们是山西华杏晋剧社、昆明人民曲剧团和厦门金莲升高甲戏剧团。而本届参赛的14支队伍,城市剧团占了50%。有专家分析,文化艺术的发展,正与经济建设一样,必然是城市领导农村。

在八十年代初,杭州西湖除了一派湖光山色外,供游人欣赏的江南民俗风情演出寥寥无几。1988年朱燕燕女士结合仿古园的自身特色,组建了杭州黄龙越剧团。剧团挖掘传统剧目中一系列“缘”文化注释精彩片段现场表演,演到热烈处,游客即兴参与,极大地调动了游客观戏、品戏、了解“缘”文化内涵和江南民间艺术的兴趣。表现“缘”文化成了这个不要国家一分钱补贴,每日观众逾千人的越剧团独树一帜的主题和特色。美丽的景点加上精彩的表演,使黄龙洞民俗园成了游人寻缘问缘的好地方。

重庆山城有一个忠华川剧团。团长周忠华是重庆医科大学的退休职工。他开办国家生猪定点屠宰场致富后,眼见戏剧专业团体倒闭,川剧艺人改行,山城观众看戏难,他痛心疾首,自筹资金修建了一个小型剧场,又成立了一个民间剧团。剧团紧紧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创作演出了大批现代川剧,如《长征精神代代传》、《我们的江姐》、《情满下岗路》……6年来,剧团立足山城,服务城乡,共演出2000多场,观众达44万人次,受到政府的嘉奖、人民的好评。

无论是城市型的民间剧团还是乡村型的剧团,广阔的农村仍然是它们最重要的舞台。山西晋中地区小鸣琴晋剧团拥有国家二级演员杨红丽等多名省地获奖中青年演员。剧团从问世之日起,就认准了一个方向:到农村去,为农民演出。5年来,每年在乡下演出不下300天,演出场次超过400场,为农民奉献了100多部优秀剧目。

体制的活力

民间职业剧团是改革大潮的产物,参赛的14支队伍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带来的是不同的剧种和剧目,但他们有其共同的特点:灵活多样的体制使这些民间剧团各具特色,生气盎然。考察本届戏剧节的参赛剧团,大体有如下模式:

一是由有文化意识的民营企业家投资兴办。如太原市民营企业家冯福虎先生投资4000万元,在兴建太原市梨园艺术中心的同时,组建了以著名演员为主体的梨园艺术团。

二是国家剧团的一些著名表演艺术家、梅花奖得主,丢掉铁饭碗,走向社会,或自筹资金,或在亲友的支持下成立一个基金会,,组建自己经营的剧团。上海沪剧的马莉莉,山西晋剧的小鸣琴(杨红丽)就是其中的代表。

三是行政上由政府部门管理,经济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杭州市黄龙越剧团就是由市园林局领导,创造了将园林文化、旅游文化、戏剧文化三结合的新经验。

映山红开遍神州大地,一些消亡了的剧种,名存实亡的剧团在映山红的召唤下,获得了新生。浙江省宁波市的平调剧是一个有着400年历史的稀有剧种,以表演为中心,以武打为特色,尤其净角的“耍牙”,堪称中国戏曲中的一绝。可惜八十年代初平调剧在舞台上悄悄消失了。1988年宁海县的一些平调剧艺人在政府的支持和海外侨胞的帮助下,重新站立起来,采取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谋福利、自我发展的四自方针,使平调剧这个沉寂多年的古老剧种得以复活,成为“宁海的一大文化特产”,《金莲斩蛟》等剧目的录像带还飘洋过海为爱国华侨带去家乡的情结和无穷的乐趣。

长沙市望城县花鼓戏剧团原是1958年成立的国有剧团,到八十年代后期,戏剧受到严峻挑战,就名存实亡了。县文化局领导从蓬勃发展的映山红现象中得到启示,决定采用民间职业剧团的经营机制,实行全员招聘、自负盈亏的方针,1998年重新挂牌演出,一年来运行良好。10月30日该团在湖南大剧院上演极富乡土气息的大型现代花鼓戏《黄泥坳》,为本届映山红戏剧节赢得了开门红。

映山红满10岁了,她虽然还很稚嫩,但她坚实的脚步证明:民间戏剧在改革大潮中蓬勃发展,是戏剧危机中充满生机的一片绿洲,是我们在新时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的胜利。在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刻,让我们再一次为“映山红”热烈鼓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